2014年10月31日,在北京铁道大厦由国家科技部组织有关专家对“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优势非金属矿产资源高效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2011BAB03B00)项目包括10个子课题进行了验收。其中由浙江石金玄武岩纤维有限公司(GBF)承担的“玄武岩纤维规模化生产技术及工艺优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11BAB03B10)课题,以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多、水平高等特点通过了验收。
由GBF承担胡显奇负责的这一课题不仅超额完成了两项技术成果,而且还显示了国家支撑课题对国民经济领域及国防军工领域的支撑作用和贡献度,达到了5个“全球率先”:
(1)在全球率先开发出了1200孔拉丝漏板。本课题原定的目标任务指标是1000孔。目前,我们最强的竞争对手是俄罗斯的Kamenny Vek公司,他们对外宣称的最大拉丝漏板是800孔。
(2)在全球率先开发出了“一带六”全电熔炉的小池窑技术。目前,国外的连续玄武岩纤维生产均采用以天然气为能源的火焰炉技术。本课题采用全电熔组合6块拉丝漏板,从而,为今后池窑化的大规模生产技术扫除了技术发展的重大障碍;同时也为我国连续玄武岩纤维的清洁生产和节能减排提供了技术支撑。
(3)在全球率先在增强沥青公路路面发挥长寿命作用。将短切玄武岩纤维掺入沥青混合料可大幅度延长道路使用寿命,提高抗车辙能力,具有至少1:8的投入产出效果,可延长公路寿命2年以上,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尤其是去年在G4(京港澳)高速湖南郴州段200多公路水泥路面改为沥青路面的工程中获得了成功的应用。
(4)在全球率先提供既节能又防火的建筑外墙外保温新材料。我们及时开发出了“GBF玄武岩纤维防火保温板”,并在沈阳绿色建筑委员会大楼进行了示范应用,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它可有效地解决我国高层建筑、公共建筑外墙外保温“节能”与“防火”的两难问题。2014年6月11日国际绿色设计组织,对该保温板颁发了“世界绿色设计大奖”。
(5)在全球率先将玄武岩纤维材料用于有关军工配套项目。
科技支撑成果已列入“国家推荐”。工业和信息化部2014年2月发布了《高新技术与产品推荐目录(2013年度)》共有118项技术,其中将我公司持有的“连续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的高新技术与产品列入其中。
此外,GBF还参与了由东南大学承担的“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玄武岩拉丝原料控制技术与熔炉优化升级关键技术开发与示范”(2011BAB03B09)课题的研究。
通过这两个有关玄武岩纤维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的研究,标志着我国连续玄武岩纤维项目关键技术的基础研究和规模化生产技术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这对于推动我国玄武岩纤维产业的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