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许多古道上,古车辙印痕是岁月的见证。然而,公路上坑洼不平的车辙如今却是公路部门最头疼的问题之一。
“路面出现车辙后,行车就很颠簸,安全隐患大。”3日,市公路段总工刘倞告诉记者,元旦前主体工程已完工的兴平路大修工程,采用“改性沥青添加玄武岩纤维”的新技术来“对付”车辙,让车主开车更顺畅、安全。
新技术为道路“整容”
兴平路从水泥路变成沥青路,公路部门称之为“白改黑”。为什么要铺设沥青?刘倞说,使用沥青的好处是行车舒适性好,噪音小;若有破损,修复速度快。此外,沥青路面不易扬尘,可缓解雾霾。
不过,传统沥青路面怕高温和渗水。2012年,在东义路大修工程中,公路部门首次将玄武岩纤维添加到沥青路面中。
就像肉毒杆菌能“抚平”脸上的皱纹,玄武岩纤维添加到沥青路面中,能提高路面柔韧性,从而提高抗车辙的能力,让路面保持平整。
去年夏天,各地出现罕见高温,普通沥青路面在高温下容易软化,被车辆压出车辙。不过,新修的东义路抗住了高温。“这条路修好一年多了,没出现车辙。”刘倞说,添加了玄武岩纤维的路面低温时可抗开裂,还不容易渗水。
于是,公路部门在兴平路大修工程中继续应用了这一技术,未来还将在“顺畅工程”中进一步推广。
新技术是“东阳智造”
备受公路部门肯定的玄武岩纤维是“东阳智造”,本报曾多次报道。顾名思义,玄武岩纤维来自玄武岩这种石头中,本身天然环保。“添加在沥青中,优点是不吸水、防噪音、耐磨损、抗老化。”浙江石金玄武岩纤维有限公司销售部门负责人戴明霞告诉记者,在国内,将玄武岩纤维应用到道路上,是该公司首创。目前,金华、义乌、衢州、嘉兴等地的城市道路建设和维修中都应用了这一纤维。为牢牢把握行业话语权,增强核心竞争力,该公司还牵头制定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不过,应用在公路上抗车辙,还只是玄武岩纤维的“神奇”功能之一,它还被用来制造人造卫星的“防护衣”、建筑物的“保温防火衣”。(摘自2014年1月5日《东阳日报》 任旦雯/文)